第16章 罗刹海市-《聊斋志异》
第(3/3)页
天色微明,龙王设宴为他送行,赠给骥很多珍宝。骥拜别龙王,出了龙宫。龙女坐上白羊车,把骥送到海边。骥上了岸,下了马,龙女道声“珍重”,调转车头就往回走,一会儿就去远了。海水重新合拢,龙女的车驾再也望不见了。骥于是回家去。
自骥出海后,人们都说他已经死了;待他回到家,家里人无不惊异。幸好他父母还健在,只有妻子已经改嫁。骥这才领悟龙女“守情义”的话,是因为预先知道他家的情况。父亲要替他再娶个妻子;他拒绝了,只纳了个婢女为妾。他谨记着龙女约定三年的日期,届时驾船来到南岛。见有两个小孩浮坐在水面,拍打着水波嬉笑玩耍,不动也不沉。骥把船驶近,伸手去拉。一个孩子笑着捉住他的手臂,跳进怀中。另一个大哭,像是怪骥不拉自己。骥伸手也拉了上来。仔细看看,是一男一女,相貌都很俊秀。他们额上的花冠缀着美玉,那对赤玉莲花也在上面。孩子背上还有锦囊,骥拆开,里面有一封信,信上说:
“公公婆婆想俱健康安好。眨眼间三年过去,红尘凡世永远把我们隔绝;浩浩大水,青鸟也难通音讯。思念郁结而为梦,抬头盼望,颈项酸劳。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中,有多少遗恨!然而想那奔月的嫦娥,尚且空守月宫;投梭的织女,还要恨隔银河。我是什么人,能够要求夫妻永远团聚?想到这里,又每每破涕为笑。分别两月后,竟产下孪生儿女。他们现在已经能在怀抱中咿呀学语,已经会说会笑;懂得抓枣拿梨,没有母亲也可以生活了。现在把他们送还给你。你留下的赤玉莲花,装饰在帽子上作为凭证。你把孩子抱在膝上时,就跟我在你左右一样。得知你能履行从前的盟约,我感到很宽慰。我这一生不会再嫁他人,至死也不会有别的念头。梳妆盒里早就不存放香膏腻脂;对镜梳妆时也从不搽粉描眉。你就像离家的游子,我就做游子的妻子。即使不在一起同居,谁能说就不是夫妻呢?只是想到公婆已经抱了孙儿孙女,却没见过儿媳一面,揣情度理,也是个缺陷。一年后婆母下葬,我会到坟前尽一点儿媳的义务。再往后,龙宫平平安安,不乏携手相见的日子;福海年长寿永,也许有仙凡来往的道路。望你多多珍重,想说的话是说不尽的。”
骥反复地看着信,擦着泪水。两个儿女抱着父亲的脖子说:“回家吧!”骥更加悲伤,抚摸着他们说:“孩子,你们知道家在哪儿呀?”孩子拼命哭,呜呜呀呀地说要回家。骥望着茫茫海水,远接天空,无边无际,而那龙女,渺无踪影,烟波之上,漫无道路。骥只好抱着儿女,掉转船头,心情惆怅地回家了。
骥知道母亲的寿命不长了,便把葬衣等物全都预先准备好,在墓地种上一百多株松树和柏树。过了一年,马母果然去世。灵车到达墓地,有个女子身披重孝来到坟前。众人正惊奇地望着她,忽然刮起大风,电闪雷鸣,接着一阵急雨,转眼之间,那女子已不见了。新栽的松柏原本多已枯萎,这时又都活了。
福海渐渐长大,常常想念母亲,有时候自己跳进海里,几天后才回来。龙宫因为是女子,不能去,时常关着门哭泣。一天她又在啼哭,天色昏暗下来,龙女突然进来,劝止龙宫说:“孩子,你自己要成家了,哭什么呢?”于是赐给她一株八尺多高的珊瑚树、一贴冰片、一百颗明珠、一对八宝镶金盒子,作为她的嫁妆。骥听说公主来了,急忙跑进来,握着龙女的手哭泣。一会儿,一声迅雷击穿了房顶,龙女已经不见了。
异史氏说:“画花嘴脸迎合人意,人情世态如在鬼蜮。嗜吃疮疤的怪癖,整个世界都是一样。‘自己略感惭愧的文章,别人就略加赞赏,自己大为惭愧的文章,别人就大加赞赏。’如果公然保持须眉男子的本色在都市里行走,人们不惊惶奔走的,大概是很少了。那个陵阳痴人卞和能抱着价值连城的宝玉到哪里去哭呢?唉,荣华富贵,只能到海市蜃楼去寻找啊!”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