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任谁也想不到,这位带着不起眼老仆上武当的浊世佳公子,居然会是那仅有十二岁的北凉小王爷。 出门前,徐骁还琢磨着给徐龙象起什么化名,行走江湖,徐龙象当即提笔,写下“季青临”三字。 武当山上,一个相貌清逸的年轻道士,倒骑青牛出了小莲花峰,旋即将青牛放了,神色惊惶地下山而去,直奔武当山脚。 “今日解签,不宜下山,不宜下山呐……” 年轻道士口中不住地念叨,路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道士给他打招呼,叫他“师叔”,他都一时未留意到,匆匆经过。 年纪早已过了一甲子的老道士十分疑惑,平日里和蔼可亲、气定神闲的师叔,今日为何如此惊惶地下山? 难道山下有老虎不成? …… 不多时,季青临便瞧见一个鬼鬼祟祟的熟悉身影,躲在玉清宫拐角处,探出一颗惶恐的脑袋,登时忍俊不禁,“放心吧,他没来。” 那年轻道士如释重负,走了出来。 守门的道士们见到是他来了,心下俱是大惊,没想到掌教竟会让他亲自下山迎接两位客人,连忙躬身行礼,齐声恭敬道:“师叔祖!” 被众道士齐声称呼“师叔祖”的年轻道士,姓洪,名洗象,看上去虽是不到而立之年的年轻样子,辈分却已和武当山上的玉柱峰一般高了。 五岁那年,洪洗象被上一代武当掌教带上山,收为闭关弟子。 从此,这一代掌教王重楼便多了一位小师弟。 这位喜欢倒骑青牛的年轻师叔祖,辈分虽高,却从不摆什么架子,待人随和,在武当山一众后辈中口碑极好,人人都赞他脾气极好,学问极深,风雅极妙。 曾有一位香客,并不知洪洗象是武当师叔祖级的人物,全然将他当成了一个普通的小道士,让他给自己背行李,这位年轻的师叔祖竟丝毫不恼,笑吟吟地将这位香客的行李背上了山顶。 事后,众多后辈为他鸣不平,年轻师叔祖一笑置之,洒然道:“他是我们武当的香客,为他背一背行李,应该的。” 在武当山上后辈无数的洪洗象走到季青临身前,仍是四处张望,朝季青临抛了一个你知我知天地都不知道的眼神:“他真的没来?” 季青临回丢过去一个眼神:“真的。我就不明白了……你一个立志要做天下第一的人,怕他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膏粱子弟做什么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