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54章 当兵的好苗子-《炮灰在70年代发大财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“马素云和吴大哥结婚了,”白清霖拿着一封信,给陆向阳看。

    这两个人在知青点的时候就有点儿那个意思了,考大学又都考回了沪市,又经过两年多磨合,差不多也该成亲了。毕竟吴大哥都三十岁了,马素云岁数也不小,得有二十五六了。

    马素云的这封信写了很多,说马家跟吴家光彩礼就狮子大开口要了三百块,吴家心疼老大,东拼西凑的借够了三百块彩礼钱,但马家一点儿嫁妆都没给。

    马素云一生气,跟马家断了关系,说是这三百块买断终身,以后再也不回马家了。

    现在俩人上大学,吴家给他们在学校旁边租了房子,也方便新婚夫妻住在一起,能快点儿要个孩子。

    而且马素云的缝纫技术也没有扔,大学前两年靠帮人改衣服再加上俩人攒下来的补贴,买了个二手的缝纫机。现在能帮别人做成衣了,还能多赚点儿,好赶紧把饥荒还上。

    总之,吴家还是很喜欢她这个大嫂,虽然家里穷,但力气活也没少帮衬。

    然后,吴长青和马素云最感谢地就是白清霖,若不是他把裁缝技巧教给了马素云,也许俩人现在还在头疼拉饥荒这个事儿呢。

    “其实这俩人也挺合适的,等他们大学毕业我问问。”当白清霖得知吴长青学的是财务专业,顿时就精神了。

    广城的厂子早晚得合并成一个大厂,需要个财务总监。白若晴毕竟岁数大了,回头还得带孩子,精力未必充足。而且白若晴也不是财务这块毕业的,只是之前跟着夜校学了一年而已。

    目前厂子还小,经手的东西不多,还能做好。但是以后厂子多了,手续也多了,白若晴很有可能就会很吃力了。但吴长青正值壮年,虽然毕业之后也三十出头了,但毕竟是经过专业培训,财务这个,自然是越老越吃香。

    而且马素云也是,如果能把量体裁衣和制版打板吃透了,完全能撑起个服装厂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,他们刚毕业参加工作,工资未必会高,但他们家绝对是需要钱。

    而自己,完全可以给出个高工资。

    等这俩人上了手,大伯娘和三婶就能回来了,而那个时候,他们差不多在燕城也能再弄个服装厂。

    “其实除了服装厂,家具厂也可以筹备一下。”白清霖突然脑洞大开,“以后知青们回城,需要房子,需要成亲,不得需要买家具?”

    陆向阳瞬间跟上了白清霖的思维,“你说得对,我得跟丁老大说一下,让他多囤点儿好木头。”

    南方多红木,用来打家具最好了。北方多松木,桦木柳木之类,虽然也是打家具的好材料,但价格绝对不如红木。

    若是做家具厂,那家具就不可能统一价位统一材质,怎么也得有个高低贵贱。

    如果能把南方的红木市场吃下一部分,那他们在北方做家具厂,就不用发愁木材的事了。

    白清霖:不亏是大佬,我就提了个家具厂,人家连原材料市场都要开始准备了。

    俩人说干就干,一个写信给马素云,说希望她能多学点儿打板和量体裁衣的知识。因为他在南方跟人合作了个服装厂,很需要这方面人才。还有财务方面也十分需要,如果他们俩人毕了业不喜欢分配的工作,那愿不愿意去南方的服装厂上班。

    工资绝对比现在高,至少能高出一倍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