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1章 脸圆-《逍遥小军侯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言大山顿时傻眼,他只粗识得几个大字,哪里知道一首诗词写得好不好哟。

    他那扎耳挠腮的模样,惹得众人纷纷捧腹。

    祝修远他们嬉笑的时候,这首新作的《女冠子·元夕》,也传抄到了周围的游船上,被众千金闺秀们争相抢读。

    不用说,这首词甚好,又迷倒了一大片迷妹。

    众千金闺秀们,或遮遮掩掩,或明目张胆,纷纷往祝修远他们的游船上瞄,目光热烈火辣。

    那董淑贞自然也发现了这些目光,但奇怪的是,她并不反感,反而还将之当成一种荣耀,紧紧的保持与祝修远的“神同步”,满脸傲然。

    很快,祝修远的新作,像是一股风似的,吹入岸上那群文人士子中。

    最后,再次入侵上元诗会,传入那重重纱帐之后的陈皇与尤贵妃手里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祝修远他们的游船上。

    “师兄文彩斐然,连续两首上元词作,皆当得起千古名篇的名头……”

    那李卿奴两眼亮晶晶,凑近了祝修远,脸上带着十分柔和的笑容。自然,崇拜之色也必不可少。

    李卿奴先将祝修远夸赞一通,最后露出狐狸尾巴:“师兄,再作一首吧,若师兄能在一晚之内,连做三首名篇,当传为天下美谈!”

    祝修远意气风发,仿佛这些诗词就是他原创的般,十分无耻,但面对安乐公主的请求……诶,他实在难以推辞啊。

    于是乎,祝修远再次提笔蘸墨,在纸上写下一个标题:《鹧鸪天·元夕有所梦》。

    这次是李卿奴在旁念诗,只听她念道:

    “肥水东流无尽期。当初不合种相思。

    梦中未比丹青见,暗里忽惊山鸟啼。

    春未绿,鬓先丝。人间别久不成悲。

    谁教岁岁红莲夜,两处沉吟各自知。”

    待祝修远搁笔,李卿奴就已激动的将诗稿拿起,满脸笑容:“好词,好词,师兄真乃文曲星下凡啊!”

    自然,新作的这首词,再度引发轰动,随着一帮“自来水”们的推荐,短短时间内就被许多人所知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数十丈外,四层楼船。

    第四层。

    “好消息,主子好消息啊,那江城伯又出了新作……”

    那公鸭嗓男,两手亲捧着一份不知道传抄了几手的诗稿,从门外奔入,脚步很快,径直越过那上百个痴呆的文人士子。

    然后走入重重纱帐之后,将那份诗稿呈送给两位贵人。

    透过纱帐,众文人士子,特别是那周公子,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。

    只见那两个模糊的权贵,似乎很是激动的模样,两手亲自接过那诗稿,然后在那摇头晃脑的诵读……

    这样的情景,方才已经发生过一遍了。

    很明显,那江城伯做的诗,完全打乱了上元诗会的节奏,正常情况下,上元诗魁之位早就宣布了。

    可是现在,一拖再拖,别人还不觉得如何,就那周公子,他这脸色是越来越青,暗中咬牙……

    看纱帐后面两位权贵的表现,这上元诗魁之位,最终落谁家,还真难说了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祝修远他们的游船上。

    秋雯、夏舞在前,冬梅、春雪在后,四个丫鬟又凑过来,“姑爷姑爷”的叫着,端茶捏肩,斟酒捶腿,极尽谄媚之能事……最后也请祝修远再作一首。

    她们这是要把祝修远给榨干啊!

    董淑贞、董漱玉,还有李卿奴,她们三个在旁掩嘴而笑。

    老实说,她们也想祝修远多做几首,今日乃上元佳节,时机难得。

    况且,祝修远已经连续作了三首,首首精品,她们很想知道,祝修远到底还能不能继续作下去。

    若能再得一首佳作,那今日可真就是圆满了,不虚此行。

    “诶,好吧好吧,那就再作一首,这可是最后一首了啊,再多就没有了!”无奈,祝修远只得同意下来。

    众人欢呼,几女张锣其鼓,不一时已经整理好笔墨纸砚。

    于是,祝修远再次提笔,这次换秋雯在旁念诗。

    只听秋雯念道:“《解语·上元》!”

    这是词牌名。

    “风消焰蜡,露浥红莲,市光相射。

    桂华流瓦。

    纤云散,耿耿素娥欲下。

    衣裳淡雅。

    看楚女纤腰一把。

    箫鼓喧,人影参差,满路飘香麝。

    因念都城放夜。

    望千门如昼,嬉笑游冶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