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4章 好狗 2-《我祖父是朱元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“李至刚还真是一条好狗!”
    贪腐也好官绅勾结也好,那都是文官的事。
    李景隆始终低着头,当做笑话看。
    但此刻看笑话之余,心中再次重新评估起他这个本家,这个最近风头正盛的钦差大臣李至刚。
    “若是其他人遇到这样的事,了不起就是一个官场贪腐的窝案。而李至刚呢,他的眼光却很独到,用心更是深远。”
    “结合新政的推行来看,他把这官仓的贪腐舞弊案,变成了地方官和官绅勾结,损国损海百姓而自肥的欺君欺国欺民的恶劣行径。”
    “更是把扬州一地的单独案子,变成了江南各省普遍都有的弊端!”
    “把官仓的贪腐,和地方的官绅结合了起来,变成不得不治之罪。”
    “这招步步为营算计得妙呀!”
    “新政也好地方上的贪腐也好,根子就在官绅勾结四个字上!”李景隆心中又道,“旁人不是看不见,而是即便是看见了,也不敢多说。因为这涉及的可不是几个官员,而是一大片一群人。”
    “他李至刚不但看清了,而且敢下手,会下手,这才是让人佩服的地方!”
    “高,真高!清查官绅帮别人挂着田地免税是一把刀,官仓是第二把刀,而这追查官身绅勾连在粮税之中从中渔利,又是一把刀!”
    “三把刀,一把比一把狠!新政的最终目的是什么?就是剥夺官绅特权。”
    “要剥夺其权,就要让其害大白于天下。为了新政的最终目的,即便过程有些血腥又算什么?”
    “李至刚不单是好狗,而是一只能咬死人的恶犬!”
    就在李景隆心中不断思索的时候,朱允熥看着群臣,再度开口。
    “一直以来,你们都劝朕,治国不要太狠,不可学当初太祖高皇帝!可是你们现在看看,朕的宽仁带来了什么?”
    “欺瞒朕也就罢了,朕知道出了紫禁城,朕的话屁都不是!”
    “可是欺瞒着朕,还要在粮税上做手脚?这大明朝,是给他们打的吗?”
    “朕粗略了算了算,仅以扬州为例。都没算他们卖粮贪腐的事,就算他们每年的各种损耗,还有官绅偷去的钱粮,直接就占了扬州府赋税的三成半!”
    “天下,若别的州府,哪怕比扬州的数字少一半,加起来都是个天文数字!”
    说着,朱允熥再看看群臣,“你们告诉朕,这事的根子在哪里?”
    第(1/3)页